历史,是时间的长河
时代的脉搏
流淌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
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峡谷历史
去探寻那些被岁月掩埋的遗迹
聆听古老的声音
如果曹操看到这样的太行山,那他一定不会写下《苦寒行》。
公元206年,曹操率兵北上太行亲征高干,途中经过壶关羊肠坂,触景生情提笔写下了“北上太行山,艰哉何巍巍……”的悲壮诗篇。
纵观全文,我们可以想象到:当时曹操看到眼前大雪纷纷、北风呼号,道路曲折离奇,黑熊虎豹横行,将士们长期行军缺草少粮只能凿冰煮粥来充饥,可谓是苦不堪言。面对太行天堑,戎马一生的曹操竟生发了“我心何怫郁,思欲一东归”的厌战情绪,都想打道回府了。可见,太行山之雄奇险峻。
当然,路再难走也挡不住行人的脚步,就像现代诗人郭新民所写的《羊肠坂有感》:“欲攀天下脊,何惧苦寒凄”。当时的曹操面对险境,愈战愈勇,攻上了太行山,拿下了壶关城。
如今的太行山更是山清水秀、景色宜人,曾经举步维艰的羊肠坂也变得大路通天、游人如织。而这里曾经各种不为人知的美景也逐步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,在这里既有舟行碧波上,人在画中游的绝美风光,又有鬼斧神工、浑然天成的自然奇观,更有穿云破雾、直插云霄的拐弯索道和崖壁电梯,如果说八百里太行是一处天然的画廊,那么太行山大峡谷便是其中最迷人的一段。
千里太行山,美景看壶关。如今的太行山没有艰辛,只有数不尽的美景与欢乐。
苦寒行,不仅仅是历史文化故事
更是启示
它饱含着个人情感的抒发
体现了太行山山高路陡的险峻
更反映了行军打仗的苦寒
我们作为后人要铭记历史
保持敬畏之心
时代虽变迁 经典永流传